热量能自发的从高温系统向低温系统转移,而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比如:热水可以自然的放凉。但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系统向高温系统转移,一杯凉水放在桌子上不会自发的热起来。这是自然规律。
人工制冷的目的是使热量从低于环境温度的被冷却对象中转移到环境冷却介质中去,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这个低温。简单的说是要使热量从低温环境向高温环境转移,这个过程不能自发的完成,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即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要有一个能量补偿过程。热水可以放凉,但不能凉到比环境温度还低。
那么热量怎样才能从低温环境向高温环境转移呢,这主要利用了物质发生相变时伴有吸放热现象的自然物理规律。液体汽化要吸收热量,气体液化要放出热量。正是利用了液体汽化吸热达到了使被冷却物体降温的目的。自然界里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温度一般在0℃以上,但有些合成物质在标准 大气压下的沸腾温度能达到零下几十摄氏度,比如R12的标准沸点为-29.8℃,R22的标准沸点为-41.2℃,R717的标准沸点为-33.4℃,这就为降温到零下温度创造了条件。我们把这类用来蒸发制冷,实现 热量转移的物质叫制冷剂。
为了把被冷却物质温度降低,我们把制冷剂节流降压,使其蒸发吸热,这样就达到了降温的目的。但这些制冷剂的合成有一定的成本,释放到大自然也会造成污染和危害,不能使用一次就排放掉,所以要回收,要想办法让其循环制冷,要循环制冷必须让它再液化,这就要用制冷机。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由四大部件构成,分别为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大部件分别完成四大过程,即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蒸发过程。四大部件用管道连接成一个封闭系统,制冷剂在制冷机里面循环流动,通过控制它的状态变化实现热量转移。在蒸发器里降压后的制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变成低温低压蒸气,吸热过程使被冷却物质温度降低,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吸入加压后变成高温高压蒸汽送到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对外放热,高温高压蒸汽经冷却冷凝变成高压常温液体,这种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降压后再送到蒸发器中循环使用。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由液体汽化吸收热量,在冷凝器中由蒸汽变为液体放出热量,通过这两个相变过程实现了热量转移,把热量从低温系统转移到了高温系统。可以说,制冷机耗功工作推动制冷剂循环,是实现热量转移的基本条件,制冷剂是热量转移的载体。
上述描写应该说清楚了热量是怎样转移的这个问题。
|